國內廢塑料利用的案例
2024-6-1 11:08:51
其實,關于廢塑料利用,國內對于這一塊的研究從未停滯。
比如:早前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的一場時尚走秀中,再生塑料以精美文創產品的面貌出現在聚光燈下。用可樂瓶塑料變成的RPET材質做成的圍巾、雨傘、包包等潮流服飾,亮相在公眾面前;
日本花王用廢棄塑料瓶制成瀝青路面新材料,耐久性最高升至5倍,能夠減少道路老化導致的施工和粉塵產生;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的一項研究,又讓廢舊塑料利用方式增加了一種新的可能。研究團隊使用光伏技術、風電技術等產生的“綠電”,讓PET廢塑料回收利用升級,不僅產出了高附加值的工業化學品和燃料,還能實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資源化轉化。
陽光、風、二氧化碳,用這些自然界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就能讓礦泉水瓶、一次性包裝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廢塑料高效轉化成工業中常用的甲酸資源和氫氣燃料。
據估算,如果采用這樣的模式推廣成功的話,每回收1噸PET廢塑料可以創造約557美元的經濟收益,表現出較高的商業化經濟價值。
其實,關于廢塑料利用,國內對于這一塊的研究從未停滯。
比如:早前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的一場時尚走秀中,再生塑料以精美文創產品的面貌出現在聚光燈下。用可樂瓶塑料變成的RPET材質做成的圍巾、雨傘、包包等潮流服飾,亮相在公眾面前;
日本花王用廢棄塑料瓶制成瀝青路面新材料,耐久性最高升至5倍,能夠減少道路老化導致的施工和粉塵產生;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的一項研究,又讓廢舊塑料利用方式增加了一種新的可能。研究團隊使用光伏技術、風電技術等產生的“綠電”,讓PET廢塑料回收利用升級,不僅產出了高附加值的工業化學品和燃料,還能實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資源化轉化。
陽光、風、二氧化碳,用這些自然界中隨手可得的材料,就能讓礦泉水瓶、一次性包裝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廢塑料高效轉化成工業中常用的甲酸資源和氫氣燃料。
據估算,如果采用這樣的模式推廣成功的話,每回收1噸PET廢塑料可以創造約557美元的經濟收益,表現出較高的商業化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