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地球上最偏僻的地方也無法逃脫塑料垃圾的魔爪。
一個塑料袋在菲律賓馬尼拉灣的海水中飄蕩。
太平洋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是海洋中的最深點,其深度達11000米。不過,如果你認為這里可以逃脫全球塑料污染的魔爪,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在深達11000米的馬里亞納海溝中發現了一個塑料袋,跟雜貨店配備的塑料袋一樣,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地球最深處的塑料垃圾。這個塑料袋是科學家在瀏覽深海垃圾數據庫過程中發現的。深海垃圾數據庫是人類在過去30年的5010次潛水活動中拍攝的視頻和圖片集合,最近剛公之于眾。
在數據庫中記載的可分類垃圾中,塑料是最普遍的,而塑料袋又占據塑料垃圾的絕大部分。另外一些垃圾來自橡膠、金屬、木頭、布匹等材料,還有一些有待分類。
大部分塑料(多達89%)是用過一次即被扔掉的塑料制品,比如塑料瓶和一次性塑料用品。
雖然馬里亞納海溝看起來是一個沒有生命、漆黑一片的深溝,但實際上這里的生物數量遠超我們的想象。2016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俄刻阿洛斯探險者號勘察船對馬里亞納海溝進行了勘探,結果發現大量生物,比如珊瑚、水母和章魚。最新的研究也發現,深海垃圾數據庫記錄的影像資料中,其中17%的垃圾表現出了與某種海洋生物發生相互作用的跡象,比如海洋動物被垃圾纏住。
垃圾來自何處?
新研究只是多個表明全球塑料垃圾極其普遍的研究之一。全球的一次性塑料用品幾乎隨處可見,而它們一旦進入野外,就需要耗費數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降解。
去年2月,另一項研究表明,馬里亞納海溝某些海域的總體污染形勢比中國有些污染最嚴重的河流還要嚴峻。該研究的作者認為,馬里亞納海溝中的部分化學污染物可能來自海洋中的塑料降解。
近年來,塑料已經成為環境運動越來越關注的焦點,比如剛過去的地球日就是以塑料為主題。盡管塑料可以直接進入海洋,比如風將海灘上的塑料垃圾吹入海洋,或者輪船上直接丟入海洋,但201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大多數塑料垃圾來自全球流經污染最嚴重地區的10條河流。
遺棄的漁具也是塑料垃圾的主要來源之一,去年3月發表的一篇研究發現,夏威夷和加州之間漂浮的大太平洋垃圾帶主要組成成分就是漁具。
雖然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遠不止一個塑料袋,但這個塑料袋代表的含義卻十分重大,它是人類對地球產生深遠影響的一個例證。
吹瓶機丨塑料吹瓶機丨PET吹瓶機?